本篇介绍不少经常给头发分界线的发友发现,时间久了,头缝越来越宽了,看上去太丑了,怎么弥补一下呢?发友经常在意自己抓挠头发时掉落的数量,或者洗澡后地上掉落的大片头发,但是却忽视了自己的发界线,积年累月下来,头缝越来越宽,视觉上看上去好像一条
国内外已有大量非那雄胺治愈雄激素源性脱发(AGA)的案例,但多数发友们还对非那雄胺怀有抗拒心理,其原因不外乎:①不了解非那雄胺的作用原理;②迟疑非那雄胺的有效性;③担心非那雄胺产生的副作用;④不确定非那雄胺是否可以配合 i 黑密智能激光生发头盔使用。这一次,黑密君再次以临床试验结论告诉发友们答案。

非那雄胺治疗脱发机制
AGA的发病机制是易感毛囊中,雄激素与其受体结合后,毛乳头细胞表达转化生长因子增加,进而导致毛囊萎缩并微型化,同时伴有毛囊周围纤维化的改变,最后导致毛囊萎缩并消失。
睾酮是男性血液循环中的主要雄激素,Ⅱ型5α-还原酶可催化睾酮转化成二氢睾酮(DHT),后者结合雄激素受体的活性是睾酮的5倍以上。非那雄胺是Ⅱ型5α-还原酶特异性抑制剂,它可以有效减少血清、前列腺和头皮毛囊中DHT浓度,从而有效控制AGA。
非那雄胺有效性
《临床皮肤科杂志》2014年43卷第3期刊登了一篇名为 “非那雄胺1mg/d 治疗杭州地区184例男性雄激素性秃发患者的疗效观察” 的临床报告。实验结果为,非那雄胺的有效性高达75%,其中38.04%的人轻度改善,23.37%中度改善,13.59%明显改善。此外,其止脱率为95.65%。
无独有偶,日本一篇关于每日口服1mg非那雄胺治疗男性AGA疗效的报道中显示,2561例男性AGA患者中2230例患者有效(有效率87.1%),其中明显改善、中度改善、轻度改善分别占11.1%、36.5%、39.5%。此外,该试验还有发现非那雄胺的有效率与以下因素有关:
脱发部位:对于头顶部患者的疗效好于前额脱发的患者。
脱发等级:对于V级的患者疗效明显低于Ⅰ-Ⅳ级的患者。
治疗时间: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疗效分值呈现正相关(r=0.811)。
非那雄胺副作用
该杂志2011年40卷第7期的另一篇关于非那雄胺的临床研究报告中指出:口服非那雄胺治疗后,少数患者出现性功能减退,主要表现为性交满足感降低,以治疗后2-6个月时发生率较高,继续治疗后,大部分患者性功能可自行回复,治疗9个月后,性功能减退的人数比例明显减少,提示患者对治疗逐渐耐受。
用药过程中,218例患者中有3例(1.38%)出现阵发性睾丸疼痛及勃起障碍,停用后症状消失,再次用药后症状出现,其中1例无法耐受而停止用药。此外,患者中有2例出现右上腹疼痛,其中1例查转氨酶轻度过高,停药后症状消失并正常。2例出现一过性头昏、眼部不适,体检未见异常,继续用药后症状消失。
非那雄胺配合低能量激光
《中华皮肤科杂志》2016年7月第49卷第7期的,一篇名为 “低能量激光治疗雄激素性秃发的临床疗效研究” 的报道中:39例男性AGA患者随机分配到低能量激光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,联合治疗组采用低能量激光联合非那雄胺片的治疗方式。
该实验结果为:治疗前,2组间毛发密度无差异,治疗3、6个月后联合治疗组毛发密度均显著高于低能量激光组。在治疗过程中,62%患者自觉头皮油腻减轻,56%自觉脱发减少。除了局部温热感之外,无1例发生不适。所以,低能量激光治疗雄激素性秃发疗效肯定,且无不良反应,配合非那雄胺疗效更佳。
总结
非那雄胺通过抑制Ⅱ型5α-还原酶的合成从而抑制DHT的合成,故而非那雄胺有治疗AGA的功效。报道称,其有效率高达75%,且有效率与脱发部位、等级和时间有关系。非那雄胺的副作用为1.38%的人出现性功能障碍。
实验表明,低能量激光组的有效率为80.95%,而低能量激光联合非那雄胺的有效率为88.95%。i 黑密智能激光生发头盔沿用低能量激光疗法,是目前市面上最智能的家用生发设备,且无任何副作用。在病情稳定后可以逐渐停用药物,用 i 黑密头盔可长期使用,防止再度脱发。
本篇介绍现在脱发不在少数。而脱发又有三年之说。意思是说一个毛囊发生了问题,先后要经过萎缩、脱落、退行、休止、假死、真死等状态。一直到真死就真正死亡了,再也回不来了。其实一个脱发不单单是毛囊的问题,还和周围细胞组织有关。如果毛囊健康,周围毛
网站提醒和声明: 本站文章/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,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,内容仅供读者参考,不代表本站观点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
本站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,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3967781@qq.com联系删除。